直击2025届毕业生招聘会现场:“二十四”条保就业 双向选择促就业-ag人生就是博

直击2025届毕业生招聘会现场:“二十四”条保就业 双向选择促就业
日期: 2024-11-09 作者: 供稿单位: 融媒体中心

119日,浙江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师范类专场招聘会暨公费师范生、复合型硕士师范生招聘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东田径场举行,5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6000余个教师岗位,岗位包括中小学教师、职业学校教师、特殊学校教师等。


招聘会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骆语欣(实习)摄


能力为先,平等就业


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部署了拓展青年就业成才渠道,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保障平等就业权力等二十四条举措。


《意见》中强调,保障平等就业权利,消除地域、性别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对此,现场用人单位均表示“保护应聘者平等就业”是一贯坚持的招聘原则。“招聘时我们更看重应聘者的履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能力。”杭州市钱塘区工作人员表示,性别不是招聘时的考虑因素,只要有能力,人人都有机会。丽水市云和县教育局人事科工作人员更表示,从学校近几年的用人情况来看,学校在招聘时从不会刻意强调男女之差。用人单位纷纷用实际行动体现公平公正,让求职者更安心。


“只要自己足够优秀,这些都不是阻碍。”台州学院科学教育专业的张同学自信说道。虽然招聘岗位稀缺和竞争者数量庞大依旧是两大挑战,但应聘者的求职心态已越发平和自洽。


招聘会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徐翊瑞 


职业规划,全面渗透


《意见》中提到,要强化青年的针对性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与技能培训等,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将职业生涯规划渗透进入高中阶段,推动在普通高中阶段开展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


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的蔡老师介绍了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成果,“目前,我们学校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社团课,入学初学校会举办有关生涯规划、志愿填报的讲座,这些环节都渗透了职业生涯教育。学生多体验后,才会有更明确的职业规划。”


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的李同学向记者展示了她的简历,她表示大学期间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让她得以根据自身特点熟练制作简历,突出自身优势,在一众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刚刚完成面试的浙江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陈同学也在本次招聘中也深深感受“二十四”条保就业政策的积极效益。“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的机会,比如线下实习、线上国际交流沟通,进入留学生的课堂进行试课等,也会指导我们制作简历、进行面试的技巧。不仅让我们真正进入课堂,更深刻地感受教师这个行业,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了考量。”


招聘会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赵晨悦 

 

学历只是敲门砖,技能才是硬道理


“二十四”条举措在解决“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难题、“重学历、轻技能”观念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价值,帮助新一代大学生走入社会。


在“社会行业出现用工缺口”的大形势下,师范行业也出现了这一连锁反应。金华市第八中学朱副校长坦言:“针对这种社会职位缺口现象,原因首先是专业不对口,第二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师范专业的要求,第三是求职者地域选取,最后是求职者对薪资的期望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无法达成共识。”可见,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两方的有效沟通是深入促进双方奔赴的基本方式,用人单位也在力求做到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提高就业质量和稳定性。


对于岗位要求,金华市外国语实验学校的负责人表示,“我们是按照统一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再取高进行面试筛选的。”在他们的审核评价表中,不仅评估了学生的院校学历,更从学业成绩、荣誉称号、学科竞赛等多维度进行考量。这一做法提高了人才评估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有效保障师范生的就业权益,让更多有能力、有抱负的老师能够站上讲台,潜心教书,用心育人。



招聘会现场。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郑彤倩 


“二十四条”保就业,保的是就业权力的平等、就业视野的前瞻、就业环境的广阔。高校应积极求变,高校毕业生也应跟随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完善自己,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政策扶持下找到自己心仪的职位。



编辑:张文潇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
网站地图